陈志钧:匠心守护二十年

2025-05-24 16:08:33 来源:云南日报 阅读量:

  陈志钧

  在云南安宁化工厂乳化车间,陈志钧的工位抽屉里躺着一本翻旧的《炸药生产工艺规程》,书页间夹着的便签记录着他20年来的坚守,从青涩学徒到“安化工匠”,他用行动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。

  2006年,20岁的陈志钧进厂工作。此前,他从未接触过进口设备,于是白天跟着技术员调试,晚上抱着说明书钻研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300多组参数。生产线试运行,他连续15天驻守车间,带领班组破解20余项调试难题。凭借这股钻劲,不仅提前完成设备磨合,更创下连续3年“零失误”的纪录。

  2010年,担任团支部书记的陈志钧把共青团工作与生产深度融合。他组建“青年突击队”,针对包装线效率瓶颈反复试验,最终优化传送带角度,使包装速度提升18%。2012年调任生产二组组长后,陈志钧把“零缺陷”理念刻进每个生产环节,主导制定班组质量管控20条,要求原料称重精确到克。在严格管理下,小组连续6年保持产品合格率100%,安全事故“零发生”,获评“云南省质量信得过班组”。

  2016年,工厂推进全国试验示范线建设,陈志钧主动请缨加入攻关团队。面对智能化改造的挑战,他带领组员蹲守控制室两个月,采集分析生产数据2万余组,提出的12项工艺优化建议全部被采纳。

  “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,就是本分。”陈志钧说。二十年如一日,他用严谨丈量每一道工序,用最朴实的坚守,书写着产业工人的精神。

责任编辑:飞扬

免责声明:云南经济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知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阅读

讲述了自己扎根西南边疆十八载,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发展的故事,展现了青年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。

2025-11-02

在云报集团印务中心的车间里,总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:步履匆匆却沉稳有力,藏青蓝色的工装掩不住骨子里的挺拔。

2025-10-30

如今,她怀揣着民族音乐传承的梦想回到家乡,扎根西部,向孩子们播撒民族音乐的种子,用青春的力量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勃勃生机。

2025-08-28

8月22日,云南省行业协会商会营商环境观察员培训在云培中心顺利举办。中共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、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。

2025-08-27

上午9点,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菌岚直播间里,刚从大学毕业的吴霞身着藏族服装,向镜头展示带着泥土的松茸。

2025-08-01

“我真想去看看淮海战役精品文物展,亲手捐赠自己的淮海战役纪念章。”97岁的冯为民老人说。

2025-07-17

热门推荐

推荐阅读

热门图集

关于我们 | 媒体合作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电话:13769115497 投稿邮箱:ynjjrbw@163.com 值班编辑微信号:ynjjrbw 广告投放:18287516758
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:530103001192889 ICP经营许可证:滇ICP备2025055078号-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:12377 云南经济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3769115497

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

技术支持:阿里云计算

免责声明: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微信(微信号:ynjjrbw)或邮箱(ynjjrbw@163.com)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