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自强模范何木林——撑着板凳站立的追梦人

2025-05-24 15:54:44 来源:云南日报 阅读量:

  5月17日,撑着那对磨得发亮的松木板凳,何木林从北京回到了云龙县漕涧镇漕涧村的牛舍。“生命在于折腾,活着就要去折腾,要一步步活出尊严。”何木林黝黑的脸上挂着笑容。就在前一天,他刚刚荣获“全国自强模范”称号。

  1990年,一场车祸让年仅5岁的何木林失去了双腿。6次截肢手术后,他的身高永远定格在0.95米。9岁那年,爷爷用松木为他削制的一对板凳,成了他重新“站立”的支点。“第一次用手撑着板凳挪动很困难,但我知道,停下来就真的输了。”回忆过去,何木林的声音平静而坚定。

  靠着这对小板凳,何木林学会了生活自理,甚至边上学边养兔子售卖赚取零花钱。这份坚韧,也支撑他完成了从山村到大学的逆袭。2007年,何木林以571分的成绩考入云南财经大学。大学期间,他摆过摊、卖过水。毕业后,他还与人合伙在昆明开酒吧、饭店,积累了宝贵的创业经验。

  2015年,怀揣梦想的何木林回到家乡,在地里搭起牛棚,开始了艰难的养殖创业。“最难的时候,十几头牛集体腹泻,我只能到处寻医问药,彻夜蹲守。”何木林说。凭借不服输的劲头,他撑着小板凳一步步挪动,挨个给牛喂药。“牛养好了,心里才踏实。”何木林摊开手掌,深深浅浅的老茧见证了他与命运拼搏的日日夜夜。

  “别人可以做的我也可以做,别人做不到的我一定要做到。”何木林把这句话刻进了事业基因。不懂养殖技术,他就翻兽医书、试土方,自学摸索;背不动草料,他就利用机械加工秸秆,开发青贮饲料;他还积极参加养殖培训,引进漏缝板养殖等新技术,提升养殖水平。通过多年摸索和积累,何木林有了一套独特的养殖方式,养殖场也从最初的5亩扩大到20多亩,存栏西门塔尔牛70多头,市场行情好时,年销售额可达300多万元。他还开办了青储饲料加工厂,兼做牲畜交易生意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

  “何老板有技术又有销路,和他一起干,准没错。”村民文建桦跟着何木林养了50多头牛,年收入大幅增加。何木林推出的包牛犊、包技术、包饲料、包销售的帮扶模式,带动周边30多户村民一起发展养殖业。市场低迷时,他拖着板凳奔波千里跑市场,硬是把牛一头头卖出大山。近两年来,他还累计收购村民的青贮原料2000余吨,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。

  “这个荣誉只是起点,不是终点。我要带着更多人‘折腾’出好日子。”何木林说,下一步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,让更多乡亲一起养殖致富。

  (记者 李丽)

责任编辑:飞扬

免责声明:云南经济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知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阅读

讲述了自己扎根西南边疆十八载,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发展的故事,展现了青年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。

2025-11-02

在云报集团印务中心的车间里,总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:步履匆匆却沉稳有力,藏青蓝色的工装掩不住骨子里的挺拔。

2025-10-30

如今,她怀揣着民族音乐传承的梦想回到家乡,扎根西部,向孩子们播撒民族音乐的种子,用青春的力量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勃勃生机。

2025-08-28

8月22日,云南省行业协会商会营商环境观察员培训在云培中心顺利举办。中共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、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。

2025-08-27

上午9点,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菌岚直播间里,刚从大学毕业的吴霞身着藏族服装,向镜头展示带着泥土的松茸。

2025-08-01

“我真想去看看淮海战役精品文物展,亲手捐赠自己的淮海战役纪念章。”97岁的冯为民老人说。

2025-07-17

热门推荐

推荐阅读

热门图集

关于我们 | 媒体合作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电话:13769115497 投稿邮箱:ynjjrbw@163.com 值班编辑微信号:ynjjrbw 广告投放:18287516758
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:530103001192889 ICP经营许可证:滇ICP备2025055078号-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:12377 云南经济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3769115497

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

技术支持:阿里云计算

免责声明: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微信(微信号:ynjjrbw)或邮箱(ynjjrbw@163.com)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