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自强模范李红富——心有阳光自灿烂

2025-05-24 15:45:22 来源:云南日报 阅读量:

  春茶采摘季是李红富一年里最忙的时段。一大早他就在茶叶店里忙活,到了下午便骑上电动车去茶山看茶叶采摘情况,回到家开始手工制茶,一干就到凌晨两三点。对于李红富来说,现在的生活忙碌却倍感充实,而这些,都是他敢想敢干结出的“幸福果实”。

  李红富的家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永胜村芭蕉林小组,10岁时,他因严重烧伤失去右腿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,他并未心灰意冷。“我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颓废,即使生活再糟糕,我也保持着乐观的心态。”李红富笑着说。

  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李红富,始终认为应该去看看世界,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。2006年,他走出大山来到普洱市区,几经辗转后进入一家根雕厂。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,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刻苦学习,不断打磨自己的根雕技艺。2016年,李红富承包下根雕厂,做起了自己的生意。然而命运弄人,市场行情的下滑让他最终亏损。

  一次失败并未让李红富停下脚步。“我的老家是种茶的。在外面这些年,我把茶叶送给朋友和同事喝,收到很多好评。于是我便决定回家乡做茶。”李红富的老家地处无量山脉,是普洱茶产区之一。但由于山高路远,村里留守老人居多,做出的茶叶品质不一,也没有销路。

  2019年,李红富回到家乡创办了宁洱梅子巅清摆尾箐茶厂,并向周围的村民收购茶叶。他通过参加市、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培训,学习技能和创业之道,将自己采茶、制茶的日常拍成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、抖音平台等传播,并在直播间销售产品,一步步积累起了客户资源。利用家乡摆尾箐古树茶资源,他注册了“巅清摆尾箐”商标,开起了茶叶专卖店。

  在李红富看来,带动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,创业路上,他始终将村民放在心上。他在采茶时节优先雇用有困难的村民,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花生、蜂蜜等土特产集中销售。创业有了经验,他便教村民怎么拍视频、开直播、做电商……如今,李红富的茶厂覆盖了芭蕉林小组13户村民,并扩展到其他村民小组共30余户。“收入最多的一户,茶叶和蜂蜜加起来一年有4万多元。”李红富说,以前村民自产自销收入很少,现在产品品质提升、销路扩展,大家的收入也步步攀升。

  李红富的积极乐观改变了他的生活,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。同是残疾的老乡向他求助,他便带着老乡到处找工作、寻机会,鼓励老乡勇敢去闯荡。“我将竭尽全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,同时也会激励身边的残疾朋友自立自强,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。”

  记者 高玥 胡梅君

责任编辑:飞扬

免责声明:云南经济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如媒体、公司、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知,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,否则,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阅读

讲述了自己扎根西南边疆十八载,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发展的故事,展现了青年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。

2025-11-02

在云报集团印务中心的车间里,总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:步履匆匆却沉稳有力,藏青蓝色的工装掩不住骨子里的挺拔。

2025-10-30

如今,她怀揣着民族音乐传承的梦想回到家乡,扎根西部,向孩子们播撒民族音乐的种子,用青春的力量让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勃勃生机。

2025-08-28

8月22日,云南省行业协会商会营商环境观察员培训在云培中心顺利举办。中共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、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。

2025-08-27

上午9点,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菌岚直播间里,刚从大学毕业的吴霞身着藏族服装,向镜头展示带着泥土的松茸。

2025-08-01

“我真想去看看淮海战役精品文物展,亲手捐赠自己的淮海战役纪念章。”97岁的冯为民老人说。

2025-07-17

热门推荐

推荐阅读

热门图集

关于我们 | 媒体合作 | 广告服务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

电话:13769115497 投稿邮箱:ynjjrbw@163.com 值班编辑微信号:ynjjrbw 广告投放:18287516758
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:530103001192889 ICP经营许可证:滇ICP备2025055078号-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:12377 云南经济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3769115497

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

技术支持:阿里云计算

免责声明:本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微信(微信号:ynjjrbw)或邮箱(ynjjrbw@163.com)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。